MCPLive > 杂志文章 > 终端云服务 从附加价值到核心竞争力

终端云服务 从附加价值到核心竞争力

2013-10-10邓小军《微型计算机》2013年9月下

层出不穷的新型终端设备不断改进着用户体验,云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性。原本,硬件和软件之间有着鲜明的界限;但是,当终端设备携手云服务之后,二者开始迸发出更强的吸引力。

在今年,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把云服务与终端硬件联系在了一起。索尼通过收购GaiKai,让PS4具备了云游戏服务;微软则在7月宣布,将为Xbox One提供无限的云存储空间。不只是这些新的家庭娱乐终端,事实上,在传统的电脑市场以及日渐火爆的智能手机和平板市场,云服务的应用更加普及和成熟。但是,对于云服务的运用,终端设备厂商似乎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认识:如何权衡终端设备与云服务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将终端设备和云服务融合在一起,都是值得众多厂商思考的问题。

终端云服务 从附加价值到核心竞争力

智能手机的云价值

智能手机是目前将终端设备与云服务融合得好的领域,也是能体现云价值的领域。智能手机上可以实现的云服务多种多样,从常见的云存储服务,到深度结合的云备份、云同步,都为智能手机带来了革命性的用户体验。作为智能手机领域的标杆,苹果通过iCloud云服务让i OS设备实现了云存储、云同步和备份工作。当年,乔布斯在推出iCloud云服务时更是直截了当地强调:“云服务将成为数字生活的核心。”

在苹果之后,众多智能手机厂商都开始将云服务作为了产品的一个重要卖点。联想旗下拥有开放的云备份服务“安全备份”,华为则同时拥有华为网盘和Cloud+两种定位不同的云服务,OPPO也拥有自己的云服务“NearMe”,以做软件起家的小米同样背靠金山云推出了自己的云服务。对于这些硬件厂商而言,云服务已经成为了智能手机不可分割的功能组成部分。通过云服务,智能手机预备了短信/通话记录/通地强调:“云服务将成为数字生活的核心。”在苹果之后,众多智能手机厂商都开始将云服务作为了产品的一个重要卖点。联想旗下拥有开放的云备份服务“安全备份”,华为则同时拥有华为网盘和Cloud+两种定位不同的云服务,OPPO也拥有自己的云服务“NearMe”,以做软件起家的小米同样背靠金山云推出了自己的云服务。对于这些硬件厂商而言,云服务已经成为了智能手机不可分割的功能组成部分。通过云服务,智能手机预备了短信/通话记录/通讯录备份、照片云存储、用户设置同步、手机查找以及安全锁定等众多强大的功能。

除了传统的硬件厂商,在智能手机领域还有另一类依托平台产品提供云服务的企业—系统软件厂商。这类厂商的典型代表除了苹果iOS中的iCloud之外,还有谷歌Android系统中的Google Drive以及微软Windows Phone中的SkyDrive。而在国内,除了小米MIUI中的云服务以外,还有希望凭借系统软件打开局面的阿里云手机和百度云手机。


做软件出身的小米也将云服务作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iCloud云服务把苹果旗下的终端产品联系在了一起

PC时代单终端模式下的云服务以存储和备份服务为主,优势没有全面体现。
PC时代单终端模式下的云服务以存储和备份服务为主,优势没有全面体现。

多终端时代的数据核心

云服务的优越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体会到:在不同的终端上实现体验和内容的无缝对接,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定制化的服务,服务在时间、空间和等级方面更具弹性。这些优势在PC时代的单终端模式下表现得还不算明显,但是在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后,每个消费者使用的终端就不再局限于电脑,还包括了智能手机和平板。在多屏、多终端的情况下,云应用的价值开始显著放大:我们开始习惯于通过印象笔记同步文档,在随手记里同步账单,或者通过各种网盘同步照片等数据资料。当我们的时间被多个终端设备分割成无数的碎片时,云计算无疑将变成好的粘合剂,可以将我们在各个应用中的体验和工作连贯起来。

云服务在多终端时代的优势,对于产品线比较丰富的终端设备厂商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传统电脑厂商在移动互联时代面临着转型的压力,但是仅仅通过添加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产品线来进行转型,是很难与传统移动通信设备厂商以及互联网厂商竞争的。但是通过云服务,传统电脑厂商却可以将这种过渡变得更缓和一些,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势。例如华硕,就推出了自有的WebStorage云存储服务,并将这项服务融入了旗下包括电脑、平板、智能手机在内的全线产品当中。

云服务的白热化竞争

“数据为王”是移动互联时代经常听到的一个口号,而云服务无疑是吸纳用户数据有效的手段。这就是为什么包括苹果、谷歌、微软在内的三大系统软件厂商都要推出自有云服务的原因,同时也是各个终端设备厂商增加用户粘度的有力举措。当消费者注册了某个云服务,并将自己的个人数据上传到云端,那么在一般情况下,他就会按照惯性一直使用这个云服务,或者一直使用某个平台或者某个品牌的产品。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提供云服务的不只是这些系统软件厂商和终端设备厂商,还包括大量的互联网企业。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互联网企业因为没有平台和设备的羁绊,在吸引用户和提供服务方面还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就以近火热的云存储大战为例,互联网企业的容量竞争显然是大多数系统软件企业和终端硬件厂商难以企及的。7月23日,百度云宣布,凡是曾参加百度世界大会活动领取50GB的用户,只要0.1元就可续期一年,而曾领取100GB的用户只要0.2元就可续期一年。8月12日,刚刚完成2000万美元融资的金山云宣布,金山快盘个人版将推出“100GB空间永久免费”计划,无论新老用户均可获得100GB的永久免费空间。很快,360云盘宣布,将为每位用户提供360GB永久免费空间。当然,按360一贯的行事风格,这个360GB被拆分为电脑平台100GB、手机平台260GB。而就在本文截稿之日,云存储的容量之争已经迈向了TB级:360云盘的免费容量提升至1TB,而百度云的T计划容量达到了2TB。

尽管从深层次考虑,目前利用率还偏低的云存储服务的容量竞争更像是望梅止渴,在缺乏基础网络支持和安全信任支持的情况下,超大容量的云存储使用价值不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企业100GB级别的的云服务在空间方面是传统软硬件厂商10GB级别云服务所难以企及的。在这种情况下,云服务的竞争变得更加深入。相对于容量,云服务需要对接的是终端用户真正的需求:方便的入口、快捷的速度、可靠的安全性,以及与设备和个人数据的深度对接。在这方面,传统软硬件厂商拥有更多的优势。


拥有从PC到手机全线产品的华硕也将WebStorage云服务植入到所有产品当中

云服务可以成为各种终端设备的数据服务核心
云服务可以成为各种终端设备的数据服务核心


iOS平台有iCloud,Android平台有谷歌网盘,Windows平台也有SkyDrive,三大系统平台都拥有自己的核心云服务。

第三方云服务拥有更加开放的属性,可以实现跨平台互通。
第三方云服务拥有更加开放的属性,可以实现跨平台互通。

服务融合是未来

对于终端设备厂商来说,加入云服务可算是整个行业的大势。但是如何顺应这个大势,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正如前面所讲的,在简单的规格层面的竞争,终端设备厂商的实力是无法与互联网厂商抗衡的。但是另一个方面,终端设备厂商在用户信赖度和亲和力方面,则要比虚无的互联网厂商更有优势。特别是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与终端设备整合在一起的云服务,更值得信赖。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厂商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开放或者自营等不同的策略在将云服务的价值整合到终端设备上,以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和用户黏度。这两种方式,都有比较成功的例子。开放的选择,就是挑选一家有实力的互联网云服务商合作,开发定制化的云服务,小米和金山云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而选择自营,无论是联想的“安全备份”还是华为的Cloud+,都为终端设备与云服务的融合提供了成功的榜样。对于有意于移动互联时代的终端设备厂商而言,终端设备与云服务的融合,是决定产品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命题。

MC观点:

在我们与一些终端设备厂商接触的过程中,无一例外都会听到云服务对产品应用模式的影响。事实上,在面向移动互联的转型过程中,几乎所有缠上都必须经历从简单的卖产品到卖方案(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谁表现得更好,谁更能发挥新技术的优势,谁能够整合产品设计的技术实力与云服务的价值,谁就能成功。

智能手机的云服务

1.联系人同步

在云服务出现之前,手机联系人的备份、迁移和同步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在不同终端、不同软件之间迁移通讯录,经常会出现各种匪夷所思的问题。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跨平台的云服务功能,实现联系人的备份和同步。无论是更换手机,还是在电脑上修改手机联系人,都非常方便。

2.个人资料备份

短信、通话记录、邮件、照片等比较关键的个人资料,同样可能因为手机损坏、丢失等问题而无法找回。在以往,我们通常会采用连接电脑备份或者SD备份的方式来保存,不过在有了云存储服务之后,这些资料都可以一键备份到云端,甚至可以设置为随时同步备份。

3.软件数据同步

智能手机的一个特色就是可以安装各种应用,而加入云服务之后,这些应用都开始具备数据备份同步的功能。在以统一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以后,我们就可以在不同的终端上获得统一的个人数据。即便是需要重新安装应用或者更换新手机,这些数据依然可以通过云端同步。

4.云存储

除了联系比较紧密的各种同步功能,智能手机云服务当中还包括基础的云存储服务。因为手机通常的存储空间仅有10GB不到,而且现在很多手机都不支持TF卡扩展,所以如果要保存更多资料,就必须用到各种云存储服务。而且相比固定的本地存储空间,云存储不但在空间方面更具弹性,而且可以在其他设备如电脑上进行访问管理。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